如果你在看新闻的同时点击技术页面,你一定不止一次看到过 Uber。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汽车共享鼻祖,去年进入上海试运营,今年扩展到广州、深圳、杭州和成都,并于14日正式进入其全球第100个扩张城市北京7. . 6月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182亿美元,成为硅谷最炙手可热的创业公司,同时将“汽车共享”概念带入大众视野。
那么究竟什么是共享汽车,中国有哪些落地模式,面临哪些安全和监管问题,轻资产重运营模式如何实现,共享汽车如何运作,本文将对以上问题一一解读一。
疯狂增长的模式
1.优步/商务车
优步的国内运营策略与其在旧金山的基地不同。为规避国内法律风险,Uber的合作伙伴已成为汽车租赁公司,而非私家车主。他们聘请汽车租赁公司的司机进行专业培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品质乘车体验。不过,觊觎国内商用车领域的不止优步。前面有好用车,有快的推出的1号专车,也有滴滴专车,这让商用车市场变成了巨头们相互竞争的游戏。
2.拼车
拼车并不是一种新模式。拼车概念在今年逐渐升温,得益于两点:法规政策的明晰和公众移动支付习惯的成熟。北京1月发布的《北京市共享乘用车意见》为以分摊费用为目的的拼车合法性进行了论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断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让移动终端在线交易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比如燕郊到国贸的经典拼车路线,在哈哈拼车等拼车应用的帮助下变得更加流行,也诞生了AA拼车、哈哈拼车、爱拼车等一批拼车创业公司。
3.P2P租车
与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等传统租车服务不同,PP租车、优优租车、一点租车等P2P租车初创公司走的是轻资产路线,不拥有车辆。在需要的租户之间匹配信息。这些闲置的车辆被使用,为车主带来利润;租房者也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满足了自己的汽车需求。
4.每天用车
不同于以上所有车型,天天汽车瞄准的是更加细分的市场——一对一的P2P用车。以下班通勤的使用场景为例,车主是正常上班的上班族。以多认识一个朋友,多一次聊天的心态,帮助需要用车的上班族,乘客也能以比出租车更低的价格使用汽车。登机。除了功能需求,一对一的功能让乘客更倾向于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这个乘车时间是车主和乘客见面、交流和结识新朋友的时间。
安全,如何突破第一道屏障
P2P车辆如何保障车主、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如何在用户面前解决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公司有很多做法。总结起来有以下4点:
1.严格的用户审查和进入门槛。
除了Uber更像是一个传统的叫车服务,不需要对乘客进行任何审核,拼车、租车、日常用车都需要对用户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核,以确保车主和乘客的安全。用户需要上传真实头像,车主需要上传自己的驾照/练习册/车辆照片。PP租车还要求承租人上传身份证照片,将承租人的身份信息与公安网联,保证用户的信用状况。对车主和乘客进行严格审查是确保车主、乘客和车辆安全的第一道门槛。
2.车主培训。
为了给乘客带来良好的用车体验,需要对车主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下面的操作部分。
3.车主与乘客的互评体系,利用自净能力淘汰不合格的车主与乘客。
每次乘车完成后,车主和乘客可以相互评价,这些评价将成为车主和乘客的信用值。车主是否及时到达,车子是否干净,车主是否大方健谈,目的地是否严格送达?乘客是否准时出现在约定地点?这些都是可以评论的。“差评”较多的车主和乘客将不再受欢迎,他们接客/乘车的难度越来越大,租车/租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4.保险。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在事故发生前提供保险。天天汽车服务将为乘客和车主提供20万元的安盛行车保险。哈哈拼车的做法是为每位拼车乘客提供中国人寿最高20万元的拼车保险,暂时不包括车主。对于比较特殊的汽车租赁,在租赁期间违反规章制度的扣减和罚款必须由承租人承担,租赁期间的车损由车损险承担。以上险种属于交通强制险的超赔险,车主第三方商业险优先自付。
政策,悬在头上的红线
到目前为止,拼车一直处于法律混乱之中,甚至引发了著名的网络钓鱼执法。这一切终于在今年1月初北京发布的《关于北京共享乘用车的意见》中得到官方支持。《意见》鼓励以共享出行为目的的同路或相近公共拼车、互助拼车。这一《意见》的发布,意味着政府明确表达了对汽车共享的好感,也是今年P2P汽车行业初创企业不断涌现的源头。
8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交通运输管理局发布《关于禁止汽车租赁公司为非法经营提供便利的通知》。严禁私家车挂靠汽车租赁公司,通过网约车平台进入汽车租赁市场。提供优步、易到、一号专车等服务的车辆,只能是租车公司名下的车辆。私家车将无法再进入商旅市场,市场环境将更加规范。但分担拼车费用的拼车和日常用车不受影响。
繁重的作业,脏活怎么办
与神州、Ehi等传统租车模式相比,P2P车辆的典型特征是资产轻、运营重。资产轻体现在平台本身不需要自有车辆,节省了大量购车、停车、维修等成本。所有车辆均来自车主和用户。如何让车主总是愿意把车放在你的平台上,乘客总是愿意在你的平台上租车和用车,这些已经成为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BD,地面推进。
对于没有资金或知名度的初创公司来说,获得种子用户是一件劳动密集型的事情。推荐给朋友/邻居、潜入汽车俱乐部宣传,甚至发传单,成为早期宣传的主要形式。在产品热度能够引导足够多的车主和乘客报名之前,除了口碑宣传,地面推广将成为一项持续的工作。
2.线上线下审核。
这篇文章与安全部分有很多重叠。对新注册用户和车辆,进行电话/面谈审核,指导用户上传必要的证件信息。
3.车主培训。
对新注册的车主进行产品使用、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安全保险等方面的培训。优步、易到、一号专车、滴滴专车使用线下集中培训汽车租赁挂靠,其他哈哈拼车、PP租车、天天用车更多是通过电话和线下走访完成。
4.用户聚会。
就像他们经常组织当地的房主聚会一样,P2P车主组织车主分享经验,相互交流,与用户成为朋友。
还有一件事,社交还是不社交?
优步的一个产品概念很特别——“无社交化”。其核心价值始终是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因此优步不断推出快递、送餐、搬家、冰淇淋配送等服务,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不过,大部分用户乘坐后的评价是:司机来的快,开的稳,有礼貌,服务很好…… Uber司机更多的是Uber员工,他们为Uber安全、快速地完成了工作用户。功能迁移。在整个登机过程中汽车租赁挂靠,司机和乘客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是员工和顾客的关系。当身份不平等时,很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果司机也是用户怎么办?
至此,“司机”这个词已经不合适了,我称之为“车主”。车主是上班族,平时上下班通勤,只有在有足够的上下班能力的情况下,为了交朋友和路上多人聊天的考虑才在路上带一个乘客工作。此时,补贴出行费用不再是车主接单的主要原因。考虑因素。典型的乘客是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上班族,经常乘坐出租车上下班。它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一些旅行费用,在路上多和一个人聊天,以及可能会见对他们有帮助的专业人士,而不是为了价格敏感的人。
“一对一”功能适用于需要认真沟通的场合。整个通勤过程是两个人交流、认识、了解新鲜生活经历和观点的过程。乘客与车主的平等关系也促进了这种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所以,“社交化”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产品本身是否合适的问题。
P2P汽车共享能带来哪些改变?
说到P2P汽车共享,绝对可以节省用户的出行成本,降低汽车空置率,更加环保。简单来说,P2P汽车共享有以下四种含义。
1.在用户层面,无论是拼车,还是租车,都可以为用户节省出行和用车成本,给车主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结交新朋友更方便。
2.在城市层面,P2P汽车共享的不断发展,可以降低汽车空置率,有效降低单人单车比例。从长远来看,绝对可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数量,减少城市拥堵。
3.在社会层面,共享汽车可以降低汽车的闲置率,让社会资源更高效地运转,促进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每个人都会对陌生人更加友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会更低,社会氛围也会得到改善。
4.在环保方面,共享汽车可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总数,减少尾气排放,减少污染。
共享汽车的雪球已经开始滚滚,你是选择走开,还是与它一起成长?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o.cc/jiage/73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