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空气质量,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淮南市从源头控制扬尘污染,把快速遏制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污染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多部门联合行动,将全市48家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全部纳入综合整治范围,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全部完成。12月7日,
现场检查会议
省巡视组现场考核肯定
7日上午,省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督察组来市检查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检查组首先来到丰台县,对两家混凝土搅拌站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之后,我又到八公山区和谢家集区考察了5个混凝土搅拌站。
检查组在搅拌站进行抽查
配料厂粉尘治理管理责任是否明确,场地管理是否规范,配料库和砂石场的防尘情况,污水处理的回收利用,除尘抑尘生产线措施。,仔细检查,仔细询问。通过现场检查,检查组对全市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肯定,并指出淮南在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达标39座,拆除关闭8座
我市高度重视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调度。县、区政府负责辖区内混凝土搅拌站的日常监管,市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全力配合综合整治工作。
检查组听取工人介绍
据介绍,全市共布置各类混凝土搅拌站和沥青搅拌站48座(其中在建1座),全部纳入综合整治范畴。城管、环保、经济和信息化、建设、公安、交通、规划、国土、工商等部门以表格形式对全市搅拌站进行了8次一一检查和7次重点抽查联合执法或集中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先后下发整改通知105份。为使综合整治更加有效,环保整治投资近6000万元,骨料仓库40个,配料仓库和生产环节已封存,面积50000平方米;38座安装自动出入口 洗涤设施配备三级沉淀池或循环搅拌机,其中37座实现污水循环利用;465混凝土搅拌车配备卫星定位系统和防漏料斗。
截至11月,全市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全面验收。全市现有混凝土搅拌站中,已达标改造39座,依法拆除不达标站4座,关闭不达标站4座。今年12月1日起,不合格企业不得销售商品混凝土。对使用不合格企业混凝土的各类建设项目,市建设管理办公室不得颁发工程质量证明书。
从整体情况看,全市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明显改善,扬尘污染现象得到有效杜绝。此次整治工作为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装卸区前设置清洁设施
让业主把“我要改”改成“我要改”
在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整治中,我市牢牢抓住生产环节封堵“牛鼻子”,将整治工作与全市煤场、散料堆场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取得突破,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实现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四大转变”:一是思想认识由“我要改”变为“我要改”;二是转型标准由“过得去”向“通行”转变 三是管理方式由“路控”向“全程管控”转变;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不够了解,甚至还有些抗拒,我只是想着投入大量资金装修的经济账,却忽略了环保账。现在看,通过改造,搅拌站的综合环境改善了,空气也变了,嗯,钱是值得的。”某混凝土搅拌站负责人说。
市城管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管理部门发现,在改造前期,搅拌厂思想认识和积极性不足,过分重视经济核算。过去环保改造比较简单混凝土搅拌站生产部管理制度,往往采用遮尘或人工浇水降尘等方式,难以有效保证环保效果;此外,此前搅拌站的环保执法管理方式主要是对道路上运行的搅拌运输进行检查。
全封闭堆场
针对这些情况,管理部门主动公开环保情况,并结合新《环境保护法》,对业主环保违法成本进行简单分析,调动业主积极性。每个配料厂的;事实上,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标准,细化了配料厂的生产、运输、系统建设等环节的指标,让配料厂的业主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此外,综合整治工作实施以来,全市管理重点从路面转向搅拌站内部。另一方面,对搅拌站的运输行为进行事前管理,督促司机的培训和管理,并充分利用车辆轨迹管理、道路视频采集等系统,全程监控其运输行为。,从车辆第一次进出站起,就能及时发现违法现象并及时制止。
在推进环保设施改造的过程中,不少配料厂业主克服了站台老旧、设备陈旧、规划落后等缺点。喂食带“穿上外套”。各站更换了收尘装置混凝土搅拌站生产部管理制度,在出入口安装了自动冲洗设备,根据需要在田间沟渠开挖,搅拌楼统一粉刷上色,规范运输车辆颜色和标识。一系列的大动作,让这座城市的搅拌站焕然一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o.cc/baike/7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