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6月27日电 问:云南丽江:为什么高尔夫球场侵占湿地自然保护区10多年?
一座高尔夫球场,位于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已经运营了10多年。近日,中央环保第六督察组赴云南丽江考察“回头看”,发现项目存在诸多问题。
这是什么生意?为什么高尔夫球场会长期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区?《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高尔夫球场长期侵占自然保护区
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临水而建一些球道。载着高尔夫球具的电瓶车来来往往,游客们舒舒服服地挥杆打球。这是记者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文笔水库南岸看到的景象。
正是这个位于文笔水库南岸的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高尔夫球场,占据了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土地。
据悉,该体育场由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03年,丽江市政府批准了该项目的用地。高尔夫球场占地1052英亩,有18个球洞。2003年开工建设,次年建成投产。
多年来,许多当地人认为高尔夫球场“手续齐全”。但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从体育场规划建设伊始,拉市海保护区文笔水库的部分用地就已经被占用。
文笔水库是1998年建立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是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面积192公顷。水库蓄水主要用于玉龙县的农业灌溉和景观用水。
2003年12月,原云南省环保局发布的《关于丽江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中,第一篇为“……项目占地文笔海海域”保护区(试验区)。36公顷,其中以旱地和荒草为主……项目建设应报负责保护区审批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尚未向有关部门报告体育场占用保护区的问题。现在一些球道和绿地确实占据了保护区。
地方当局是否知道非法占用高尔夫球场的土地?有地方官员表示,2006年林业部门对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实施行政许可制度时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项目已经完成。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于1994年开始实施。另外,2003年环评意见还要求,该项目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部门批准前。因此,“项目建设先于林业行政许可”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丽江市林业局副局长何林海表示,该项目建设的非常早,是监管盲区。过去,林业检查的重点是林地是否被占用,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对保护区的占用。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何军祥坦言,管护局成立较晚,工作重点是拉市海核心区的生态保护和候鸟检测,忽略文笔水库实验区的占用情况。.
项目环保验收至今未完成,多次要求整改
由于高耗水和高污染,高尔夫球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虽然该项目的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尚未获批,项目环保验收尚未完成,但已公开运营10余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其性质、规模、地点、采取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生态的措施施工项目发生损坏。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玉龙生态旅游度假区高尔夫球场于2003年经原云南省环保局批准后,在设计和建设上发生了变化,但没有重新申请环评。
2009年7月,丽江市环境监测支队的环境监测报告显示,该项目已实施多年,期间部分子项目、业主、设计发生了变化。环保措施的实施与2003年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不同。2005年公司高尔夫球场5个人工湖取消后,补充环评报告未见省环保厅批复文件。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高尔夫球场设计施工变更后,项目未获批补充环评报告。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高尔夫球场多次受到环保监管部门的处罚。记者看到,玉龙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高尔夫球场依湖而建,多条球道与水面紧密相连。2017年8月,丽江市环境监测支队检查发现,该公司违规在高尔夫球场人工湖内设置直径800毫米的暗管,将人工湖内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文笔水库。目前,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堵住了暗管。
2017年9月,丽江市环保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该项目自2006年投产后未经水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构成环境违法。被罚款25万元,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据丽江市环保局巡视员洪培春介绍,自处罚以来,该场馆尚未完成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相关手续。
中央环保督察将进一步核实森林公安已介入调查
中央环保督察组表示,将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查处高尔夫球场长期非法占用自然保护区的行为,并依法依规做好后续检查。
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已邀请设计公司对高尔夫球场的球道进行修改,公司将根据调查结果积极受理和处理。对于保护区内占用的部分区域,将坚决归还,恢复原貌。在环保方面,请专业机构加快污水处理和环评报告工作,力争通过环评审批和环保项目验收。
记者了解到,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森林公安现已介入调查。22日,玉龙县就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表示将全力以赴落实各项整改整改措施。
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燕表示,1995年实施的《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设立污染、破坏、危害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保护区的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设施。用于上述设施的土地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土地使用手续。这个高尔夫球场项目显然没有在相关部门的审批、监管等方面得到落实。
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靳自强认为,违法违规侵占自然保护区的项目,无论是何年建成,无论是哪一年,都应依法及时纠正。他们背后的利益。
“发现的问题要追究到底,要追究有关人员和部门的责任,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不能为了当地利益找借口或简单办手续。” 。” 王灿发说。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ko.cc/baike/71356.html